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(简称“奥赛”)创建于1992年,是由奥地利超级摄影学会主办,以主赞助商哈苏冠名的国际摄影沙龙。经过数年发展它就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,水平最高的国际摄影沙龙。近年奥赛每年吸引100多个国家的5万余幅摄影作品参赛,其中国外来稿超过90%。近年开始主赞助商改为奥地利特伦伯纸业公司。
奥赛的最成功之处,在于吸引了大批大师级摄影家和顶尖职业摄影师参加,摄影界的泰斗人物杰里.尤斯曼,霍华德.斯恰茨等人都是该赛事的积极参与者,这在实际上任何一个其它摄影赛事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。
奥赛的成功也是正好赶上了数码革命的机缘,上世纪末开始由于数码相机的诞生,极大地扩展了摄影的表现方式,大批创意作品开始涌现,奥赛一直鼓励和推广创意摄影,使其一举成为摄影界,设计界等的著名坐标。
本博之前推出过奥赛作品赏析,这里开始2011年的作品欣赏,奥赛授权(唯一授权媒体为《数码摄影》杂志),如果水印影响到观看效果请谅,请不要转载引用,谢谢!
每篇一幅,附我的简评,眼界所限肯定有不当之处,欢迎大家讨论。
Harald Kroher(德国)《我最后的爱》(情感与人类关系组金牌,前5名并列):
德国摄影师哈拉尔德?卡洛埃的作品,貌似灵感来自于1955年理查德?阿维顿为迪奥晚装拍摄的黑白照片《多维玛与大象》,同样是大象和一袭黑衣的时尚女模特,但是相对于原作又有很大的不同,原作是可爱的幼象而这幅换成了皮糙肉厚饱经风霜的老象,模特被高高卷起,背景苍凉,气氛凝重,呼应标题,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作深层的思考。
阿维顿的职业生涯被列为“上个世纪职业摄影的典范之一”,以时尚摄影起家的阿维顿,在日后的成就远远超出了这个领域。
刚刚21岁,阿维顿就开始为时装杂志《Harper's Bazaar》工作,在传奇艺术总监布罗德维奇的领导下,他在Harper's当了20多年的专职摄影师,直到1966年,他去了纽约《VOGUE》在黛安娜·弗里兰手下工作。《Harper's Bazaar》是在东海岸出版的著名时装杂志,它为阿维顿提供了一副高大的骨骼框架,使得他得以长成一只羽翼丰满的大鸟。可以说,阿维顿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一个正确的地方,在布罗德维奇时期,他从来不曾墨守陈规,阿维顿在他的鼓励下,不断实践他对摄影的新认识。
1955年,阿维顿为迪奥晚装拍摄的一辑黑白图片《多维玛与大象》,皮糙肉厚的大象和纤细时尚的女模特形成强烈反差,给人的视觉带来很大冲击,一举奠定了他在时尚摄影界的地位。1957年,好莱坞甚至以阿维顿的事业为蓝本,拍了部由弗雷德·阿斯泰尔和奥黛莉·赫本主演的电影《Funny Face》。
阿维顿的摄影逐渐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:他的拍摄对象都是摆拍的,被置于画面的最前方,背景是白色或深深浅浅的灰。他从来不使用自然光源,也不喜欢影子,他想法设法避免闪光灯打亮时在背景板上留下阴影。他从来不试图掩饰人物的生理缺陷,皱纹、眼袋、疤痕在画面上很显眼,但就是这种不太有诱惑力的真实面貌,比完美更引起了观者的兴趣。
2004年10月1日他在德克萨斯为这家杂志拍摄照片时,因为突发脑溢血而去世。
评论